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培養(yǎng)
本文來源于2021年《山西教育》(教學)雜志第2期
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培養(yǎng)
郭隨明
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是培養(yǎng)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,但在實踐中,許多音樂課程卻走入了誤區(qū),如過于關注培養(yǎng)學生的音樂歌唱技巧,而忽視了對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培養(yǎng),以至于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(yǎng)無法得到發(fā)展。因此,音樂教師需要對這些問題有清晰的認識,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優(yōu)化音樂教學過程,加強對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培養(yǎng),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(yǎng)。
一、豐富作品種類,剖析作品情感
學生個體具有較大的差異性,各自的喜好、情感認知都不相同,因此在樂感的培養(yǎng)過程中,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豐富作品的種類,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音樂作品,應用于課堂中。此外,教師還需要剖析這些音樂作品中蘊藏的豐富情感,讓學生從作品、作者、時代背景等多個角度對作品產生更深的認知,進而與作品情感產生共鳴。如此,教師才能在培養(yǎng)學生樂感的同時,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。
在實踐中,教師可以一首音樂曲目作為教學的主體,然后基于學生的興趣引入更多種類的音樂曲目,以此豐富學生的傾聽體驗。比如,在教學《大海啊,故鄉(xiāng)》這首歌曲時,教師可以先從作品內容、作者、作品創(chuàng)作的時代背景等角度介紹作品,使學生對作品內容有基礎的感知。然后,教師再次播放音樂,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作品中蘊藏的對祖國的真摯情感。通過這樣的教學,學生的樂感與鑒賞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發(fā)展。在此基礎上,教師再播放相同情感的其他種類的歌曲,如《這灣海水》《當歸》等。在選擇更多歌曲時,教師不應該將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排斥在外,只要歌曲內容與教學主題相適應、價值觀積極向上便可以引入課堂。如此,音樂課程內容便能夠變得豐富多彩,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動力。
更多信息掃碼訂閱查看